7月28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十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共计132处,大埔共5处入选,分别是:罗明故居、华萼楼、大埔县工农革命政府公安局旧址、中央红色交通线大埔段、江东小筑,入选数量位居全省前列,为梅州市入选最多的县。
大埔5处入选,全市最多 类别Ⅴ-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入选的文物保护单位
1、罗明故居
罗明故居位于大埔县枫朗镇坎下村八斗背,始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罗群惠兴建。坐东南向西北,二进院落二横屋,土木结构,总面宽23.2米,总进深12米,占地面积278.4平方米。大门字额书“兰瑞传芳”,上下堂用天井相隔,抬梁式构架,盖阴阳瓦面。建筑虽小,但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美观和谐。该建筑对研究大埔革命历史和地方人文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罗明(1901—1987),字亦平,原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政协副主席。曾任福建省委书记,是福建及闽西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 2010年12月,大埔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3月,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7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十批文物保护单位。
2、华 萼 楼
华萼楼位于大埔县三河镇汇城村,始建于中华民国九年(1920年),为旅外华侨范建三出资所建。坐西北向东南,面宽23.6米,进深36.2米,占地面积约855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454平方米。整座建筑楼高三层,三进院落,前低后高,三进院之间用天井相隔,抬梁式构架,墙体承檩。一进、二进均有门楼,二进、三进楼房融入西方建筑装饰元素,木质阶梯,二层四周用木制葫芦状栏杆。一进门楼中间门额上书“廉让家风”四字,为时任国民政府主席胡汉民手书;二进门楼为牌坊式,中间镌刻“华萼楼”三字,苍劲有力。整座建筑布局合理,通风采光良好,将中国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艺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研究价值。2017年3月,大埔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十一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3月,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7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十批文物保护单位。
3、大埔县工农革命政府公安局旧址
大埔县工农革命政府公安局旧址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茶阳镇万川路,是中国红色政权首个公安局。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坐北向南,砖木结构,三进楼阁式院落,楼高三层,面宽11.37米,进深38.91米,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正大门为拱形,高大雄伟,门额顶部正中灰塑一个五角星,星形内书“公安”两字。该旧址原为天后宫,后在宣统年间始改由警政机构使用,首层大门右边墙上镶嵌着清道光、同治和民国年间与警政机构相关的碑刻4块,上堂左右两边是2个监牢。三层墙上有民国时期题壁标语。1927年9月19日,中共前委在该址设立大埔县工农革命政府公安局,10月1日三河坝战役打响后,大埔公安战士积极参与配合,英勇投入战斗,完成戍守县城和收集情报、筹饷送粮、救护伤员、为起义军作向导等任务。该旧址是党史、军史、警史的重大发现,填补了人民公安史研究的空白,对研究大埔革命斗争史,传承发扬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2020年3月,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7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十批文物保护单位。
4、中央红色交通线大埔段
1930年,上海临时党中央的一些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为了保存有生力量,在时任中央军委书记周恩来等同志的领导下,开辟了从上海临时党中央到中央苏区的秘密交通线,被誉为“摧不垮打不掉的地下航线”。这条中央红色交通线由上海—香港—汕头—大埔(茶阳)—青溪—永定进入闽西、赣南(瑞金)中央苏区,而大埔段则是由白区进入苏区的一个要冲。这里的交通员依靠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冒着生命危险,坚持了为时五年的艰苦奋战,完成了党的中央机关由上海到中央苏区的重大转移,安全护送了周恩来、邓小平、刘少奇、邓颖超等二百多名党、政、军骨干,通过青溪红色交通线到达中央苏区,是全国唯一未破坏的中央红色交通线。中央红色交通线大埔段起点为同丰杂货店,终点为伯公坳,总长为38公里,总占地面积39263 ㎡。包括:中央红色交通线大埔中站仓库旧址棣萼楼、中央红色交通线大埔中站多宝坑小站旧址缵诒堂、中央红色交通线大埔交通中站旧址余氏宗祠、中央红色交通线大埔交通中站展厅、中央红色交通线联络点遗址同天饭店、中央红色交通线联络点遗址同丰杂货店、中央红色交通线联络点遗址伯公坳、中央红色交通线交通员邱延龄(黄华)故居、中央红色交通线交通员江如良故居等旧址、遗址共九处。 2013年7月,大埔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6月,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4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8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级党史学习教育基地。2022年7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十批文物保护单位。
5、江东小筑
江东小筑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湖寮镇岭下村,是罗卓英故居,建于1941年。坐东向西,背山面水,砖木结构,二进院落三横,总面宽41.8米,总进深48.5米,占地面积2027平方米。大门用石门框,门额上书“江东小筑”四字。屋内梁架斗拱,雕有龙狮花鸟图案,大门两侧壁画彩绘甚多。该建筑内部装饰工艺,木雕工艺较精湛,对研究罗卓英生平和大埔民国初期客家传统民居建筑艺术有一定的价值。罗卓英(1896—1961),字龙青,别字慈威,大埔县湖寮镇岭下村人,保定军官学校八期炮科毕业,曾任国民党十五军团司令、广东省主席等职,抗日名将,上将军衔。2005年4月,大埔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3月,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7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十批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大埔旅游
|